新教材在阐述物理变化时,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精简与优化,去除了胆矾研碎的实验,而代之以石蜡熔化实验。胆矾研碎实验,尽管操作简便且安全,但在实际进行时,会面临一个潜在问题:胆矾晶体在研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化学变化。这是因为胆矾,即五水合硫酸铜晶体(CuSO4·5H2O),在受到摩擦生热的影响时,环境温度可能会升高。当温度达到约40℃时,胆矾便有可能开始分解,而在℃时,则会失去两分子水,从而发生化学变化。同时,研磨过程中胆矾颗粒变小,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,进而加速了失水风化的过程,导致其化学组成发生变化。因此,将胆矾研碎实验单纯视为物理变化是不够准确的。这恰恰解释了新教材中为何用石蜡熔化实验来替代它的原因。石蜡熔化实验不仅结论更加明确,操作更为简单,而且更易于学生理解。此外,它还与学生在物理课上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紧密相连,为后续的蜡烛燃烧探究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