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https://disease.39.net/bjzkbdfyy/250626/i9vlcae.html前言:孩子是家庭的希望,与孩子共同成长是我们的目标。在初中化学学习中,计算题占有相当的分值比例,但往往也是得分率较低的部分。为了提高这部分的成绩,本文将介绍五大关键的计算技巧:守恒法、巧设数据法、极端值法、十字交叉法以及估算法。这些技巧的掌握将帮助孩子更轻松地应对初中化学中的计算题。
.计算技巧
1.1▍守恒法
运用守恒法,通过设定元素的正负价总数相等,可以求出溴元素的质量分数。例如,考虑一种含有MgBr2和MgO的混合物,已知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.%。在混合物中,元素的正价总数等于负价总数。因此,Mg原子数乘以Mg元素的化合价数值等于Br原子数乘以Br元素的化合价数值,再加上O原子数乘以O元素的化合价数值。
设混合物的质量为克,其中Br元素的质量为a克。根据守恒法,我们有:
(38./2)×2=(a/80)×1+((-38.-a)/16)×2
解这个方程,我们得到a=0克,因此Br的质量分数为0%。
1.2▍巧设数据法
利用化学反应及设定残留固体质量,可以求解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比。考虑一种由NaHCO3和NHHCO3组成的混合物,其质量为w克。将该混合物充分加热后,排出的气体质量变为w/2克。加热后残留的固体仅为Na2CO3。为了方便计算,我们可以巧妙地设定残留固体的质量为克。由此,我们可以推算出原混合物的总质量为克。进一步计算,NaHCO3的质量为克,而NHHCO3的质量则为克,质量比为2:11。
1.3▍极植法
通过盐酸与金属的反应,利用生成氢气的量推导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。将3.5克某二价金属单质投入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8.25%的稀盐酸中,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。若改投2.5克该金属,反应结束后,该金属可继续与稀盐酸反应。首先计算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,为50克乘以18.25%,得到9.克。根据化学反应方程,9.克盐酸溶质最多能产生0.25克氢气。由此,产生1克氢气所需的金属质量介于3.5克与2.5克之间,二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应介于20与28之间,符合条件的选项为A(2)。
1.▍十字交叉法
说明十字交叉法的使用场景及限制,实际通过浓度计算稀释水量。要配置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%的硫酸铜溶液,已知有克胆矾可用。胆矾(CuSO5H2O)可视作CuSO的溶液,其自身的溶质质量分数已给出为6%。稀释到0%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水。实际计算中,十字交叉法不适用于此问题,因为这方法更侧重于混合物比例的计算,但浓度问题更直接用稀释公式解决。
1.5▍估算法
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生成物情况,推断样品中含有物质的可能性。在加热条件下,将13.2克可能混有杂质的(NH)2SO样品与过量的NaOH反应,收集到.3升NH3(密度为17克/22.升)。假设样品为纯(NH)2SO,理论上应产生.8升NH3,而实际产生的是.3升。由此可推想,样品中的杂质导致实际产生的NH3量少于理论值。比较不同物质的反应情况,发现NHCl和(NH)2CO3的组合可能导致这种情况,而其他选项则不会。因此,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D选项中的NHCl和(NH)2CO3组合。